定制高精度、3/4/5轴数控加工金属或非金属零件

定制高精度、3/4/5轴数控加工金属或非金属零件

数控加工尺寸:1-2400mm;数控加工公差:±0.1- ±0.002mm;根据产品尺寸和客户要求而定

24

2022

-

04

中国粉末冶金行业市场规模研究分析

作者:


粉末冶金零部件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是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粉末冶金零部件应用领域迅速扩大,汽车行业、机械制造、电子家电及高科技行业飞速发展,为粉末冶金行业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中国机协粉末冶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按销售收入计算,中国粉末冶金行业市场规模从 2014 年的 125.0 亿元增加到 2018 年的 143.2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3.5%,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未来五年,随着粉末冶金零部件在新兴领域的运用,如 5G 通讯、新能源等,中国粉末冶金行业市场规模有望保持 5.0%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稳定增长,并于 2023 年达到 182.8 亿元。

中国粉末冶金行业产业链分为三部分: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为铁粉及铜粉原材料供应商, 产业链中游主体为粉末冶金零部件生产商,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为运输机械(汽车、摩托车)、电工机械(家电、电动工具)、工业机械(农机)及其他(工程机械、其他)等行业。

上游分析

粉末冶金行业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主要为铁粉和铜粉原材料供应商。

(1)铁粉:铁粉为机械制造工业不可缺少的金属原料,用于生产粉末冶金零部件,具有流动性、成形性、颗粒形状等物理特性。采用铁粉制造的粉末冶金零部件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经济效益。中国铁粉制造企业具有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低的特点,与发达国家在技术水平和设备工艺方面存在差距,国产铁粉主要为一般性铁粉,在质量和性能上表现较差,高端铁粉如超纯铁精粉、特殊用途铁粉等产品则需要进口。

(2)铜粉:在粉末冶金原材料中,铜粉用量仅次于铁粉,主要用于生产粉末冶金零部件、金刚石工具、合金工具等,在工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铜粉制造企业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在规模、产能、技术工艺及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领域,盈利能力受限,高端铜粉多来自进口。

由于中国粉末冶金原材料供应商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多应用于低端领域,高端粉末冶金零部件所用的原材料仍然由国外企业提供,高端产品原材料进口依赖程度高。

中游分析

粉末冶金行业产业链中游参与者主要为粉末冶金零部件生产商,其中大部分为中小规模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东睦股份是中国最大的粉末冶金制造企业,在技术、规模、以及市场影响力上具有综合性优势,市场份额占比约为 25%。

中国粉末冶金行业呈现中国内外厂商并存以及两极分化明显的市场格局:

(1)低端粉末冶金市场进入壁垒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参与者主要为中国中小企业;

(2)高端粉末冶金市场具有产品质量要求高、技术壁垒高的特点,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参与者主要为国外先进企业及中国少数领先企业。

中国粉末冶金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明显,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趋于饱和,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竞争力会逐渐下降、发展空间不断缩小。掌握先进技术、产品质量高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将逐步提升。落后企业退出,行业集中度提高,龙头企业强者恒强的局面会趋向稳定,未来中国粉末冶金行业将迎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品转型升级的重要优化发展期。

配套设备更新及时、生产工艺完善、技术研发实力强的粉末冶金制造企业在产业链中具有更高的议价能力。

下游分析

下游需求是促进粉末冶金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下游整体需求旺盛,将促进粉末冶金市场规模进一步提升。粉末冶金行业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运输机械、电工机械、工业机械及其他工程机械等。中国机协粉末冶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在粉末冶金零部件产量的组成中,运输机械(汽车、摩托车)占比为 59%,电工机械(家电、电动工具)占比为 25%、工业机械(农机)占比为 2%,其他(工程机械、其他)占比为 14%。

汽车行业是粉末冶金零部件最主要应用领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产量从 2014 年的 2,372.3 万辆增长至 2018 年的 2,780.9 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 4.1%,由于汽车中 60%以上零部件都要使用粉末冶金零部件,因此汽车行业的需求增长大幅度加快了粉末冶金行业的发展。粉末冶金技术具有节能省材、绿色环保的特点,对传统工艺具有很强的替代性,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粉末冶金下游应用领域将拓展至新能源、医疗、航空航天等行业,应用领域扩展将为粉末冶金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